中国物流业已结束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增速逐步放缓至约6%,物流业进入全面转型时期,与内需相关的社会物流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物流业将趋于精细化发展,并面临深度整合。
《中国物流投资促进年度报告2015-2016》全面分析了2015至2016年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德勤指出,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流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持续提高,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物流效率的要求也相对提高,特别是对以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及汽车物流为代表的精细物流智能化要求更高。
报告认为,中国冷链物流市场高度分散,即便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占据市场份额也不足2%,冷链上下游不乏小冷库,但中游断链明显。报告表示,目前冷链行业的竞争格局快速演变,企业应集中资源,通过准确定位来占据细分市场。
报告还指出,较近十年,中国快递业迅速扩张,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约达30%,随着快递业进入成熟期,预期未来两年将不断有快递企业上市。
市场营销与企业运营之间的矛盾市场部门与运营部门历来就存在着矛盾,市场部门趋向拓展产品的类别,增加市场的细分与更多的折扣;而运营部则更倾向于产品类别的减少,产品生命周期更长,降低库存。在这场博弈中,市场部的观念得到认可,产品的种类会越来越多。
物流运输公司对用户较基本的交代是提供货物的运输详情,有过快递查询经验的用户都知道,通过系统可以了解到快递到达什么位置,下一个运输点在哪里。物流公 司也需要有此类的跟单系统,但是维护此系统需要比较标准化的流程,确保整个运输记录数据不会出现问题。如何确保物流公司运作中的跟单系统需要程序人员与服 务人员双方面的配合。
一、记录程序解决物流跟单问题,程序人员需要根据物流配送中可能涉及的各种数据记录,比如入库时间在哪里,入库负责人员。以及运输人员,甚至是后期的发送时间等都需要一笔笔的记录在整个系统中。而且这些数据必须要在网页的前段时刻显示,可提供查询。
二、 服务人员对数据内容的支持,很多数据无法实现非人工录入,必须要人工录入,而且录入的前提需要保证每个步骤的流畅以及每个步骤的数据都能完好的被展现。人 员配合系统录入物流数据是考验一个物流公司专业程度,严谨程度的重要标准。而且现在物流公司可以根据数据显示对一些特殊物件达到实时高效配送,急件派送等特殊服务。
专线物流承载了中国公路运输90%以上的运力。目前,大量专线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成本越来越高、政策管控越来越严格,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对于大家一直以来所关注的专线会不会消失在业内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专线会消失,也有人认为不会消失,也有人看不明白……物流专线发展现状专线较大的特点是点对点“直达”运输,不分拨,不中转,可以节约成本。由于专线物流在到达区域的网点多,货物在途时间短,价格比一般物流要便宜,而且走到时间确定,能满足较急的货物。在长途货运这个领域,实际做运输执行的都是专线。只是,当下经济进入寒冬期,货主群体及业务结构的变化,新型运输组织模式的跨入,以及供需不满的现状都在困扰着物流专线。“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或许是不少专线物流老板的共鸣。近几年,由于运营成本越来越高、政策管控越来越严、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物流专线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为什么专线的利润率越来越薄?是货量少、运价低、成本高?是企业运营问题?专线的出路在哪,怎样才能找到自救之法?这是专线较坏的时代,也是整合者较好的时代。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间加强合作,组建专线联盟,走品牌化之路,逐渐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竞争激烈,专线物流举步维艰新型运输组织模式的跨入,以及供需不满的现状都在困扰着专线,历经辉煌的物流专线。市场散乱、各自为政、竞争加剧,导致物流专线运输利润日益稀薄。有物流老板谈到如今生意难做,他认为是市场竞争太激烈是主因。比如,“一批货,我报价2万,另一家出1.9万,*三家给出1.8万。算了算,一万八压根儿没什么赚头,但是货主肯定找*3家拉货。”我们要是不压价,客户就都跑掉了,道出了行业的无奈。除了要承受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冲击波,专线公司还要承担着一般的B2C和B2B业务无法匹敌的风险阻力。在通常情况下,物流费只占货值的百分之一,双方的交易额仅是物流费用,责任风险却是货物全值,这种风险阻力也是一笔潜在的负担和成本。转型升级解决“小散乱差”专线公司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估计脑海里会浮现出以下场景:一个门面,一台车,或兄弟,或夫妻,或父子,能干装卸工,也能当司机,做的了员工,当得起老板,更多的被贴上了“散、小、乱、差”的标签。物流专线公司的出路在哪里?目前市场混乱的主因在于集约性不强、资源散乱、总体运力大于需求。但从货主的角度看,及时找到一个可信、成本可接受、质量较好的运力公司并不容易。所以真实的现状是:总体运力过剩,但优质的专线物流运力远远不足。转型药方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应对之法要提升自身素质,练好硬功,提升自身运营水平,可以再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或者向网络型零担、专业运输、大车队转型。第三方物流是作解决方案的,对专业水平要求很高,专线往这个方向发展将面临有很大的风险,比较上规模的专线公司还是可以尝试。中小型的物流专业公司则可以通过专注于服务链条上的某些节点的专业化获得转型成功。